当前,汽车行业正在经历从电动化时代过渡到AI时代的颠覆性周期。2024年,小鹏汽车率先推出全球首款“AI汽车”产品——小鹏P7+;与此同时,首次对外披露小鹏AI体系,分享包括AI汽车、AI机器人、飞行汽车三大板块的创新技术及成果。站在颠覆性周期来临的前夜,何小鹏提出,新十年小鹏汽车的目标是成为“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”。
在这一过程中,领先的智驾能力是小鹏汽车“游到海水变蓝”的一大利器。小鹏汽车以实现AI科技平权为目标,在汽车行业率先做到高阶智驾“硬件标配、软件免费、高频OTA”。在智驾技术层面,2024年5月小鹏汽车成为首个将端到端大模型量产上车的车企;2024年11月小鹏AI科技日,小鹏汽车对外宣布已构建起以芯片、云端大模型为核心的技术基座。在用户层面,从2024年11月发布的小鹏P7+开始,到今年3月上市的2025款小鹏G6、2025款小鹏G9,均搭载了行业领先的小鹏图灵AI智驾,并做到“不选装、不订阅、不付费”。
2025年,国内高阶智驾的用户渗透率将首次突破10%,这意味着智驾需求的拐点已至。在这一背景下,今年2月,小鹏汽车率先推出行业首个“5年0利息0首付”金融政策,推动“油智同价”时代加速到来。2025年下半年,小鹏汽车有望成为中国率先实现L3级别智驾软件能力和体验的车企。2026年,小鹏汽车还将规模量产支持L4级别低速场景无人驾驶的车型,以加速推动无人驾驶时代的到来。
汽车产业正在通过与AI技术的深度融合和落地应用,重塑用户体验及产业生态。AI还催生了“AI汽车”、具身智能等物理世界的新产物。在何小鹏看来,“如果说今年是AI 应用的元年,那小鹏汽车研发的AI汽车和人形机器人就是物理世界AI最大的两个应用。”
AI汽车与人形机器人两大产业的耦合势不可挡。面对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,小鹏汽车已构建起从云端大模型到端侧模型、整车EEA架构、芯片的新一代的全栈自研能力。今年年内,小鹏汽车自研的小鹏图灵AI芯片将实现规模化量产,该芯片可以同时应用于AI汽车、飞行汽车和人形机器人上。除自研芯片外,小鹏汽车自研的云端大模型、AIOS亦可适用于这三大产品。凭借同源的技术架构,小鹏汽车可充分发挥端侧规模法则的优势,实现模型架构领先行业一代,部署的有效参数规模将比行业提高数十倍,从而与行业拉开显著的代际差距。
在飞行汽车领域,2025年1月,小鹏汇天分体式飞行汽车“陆地航母”开启海外首秀,亮相北美CES(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)。截至目前,“陆地航母”已经收获近4,000台超前预订订单,计划于2026年正式量产交付,成为中国及全球首个实现量产的飞行汽车产品。今年是小鹏汽车在机器人领域探索的第五年,早在2024年11月,小鹏汽车自研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IRON已在小鹏汽车工厂应用。目前,小鹏汽车正在尝试推进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场景落地,并朝着尽快实现L3初阶能力量产的目标努力。
对于AI时代的未来,何小鹏满怀期待: “我期望未来在城市内做到无人驾驶汽车,跨城市的交通通过飞行汽车,工厂和小区内带入人形机器人,构建一个以AI为核心的未来出行生态。”
过去一年,小鹏汽车在海外市场的表现同样强劲。截至2024年12月31日,小鹏汽车已经进入全球30个国家与地区,产品矩阵覆盖多个细分市场。2024年,小鹏汽车位列中国新势力品牌出口量第一,同时也是中国中高端纯电出口量第一的品牌,以及首个达成欧洲万辆交付的中国新势力品牌。
在智驾层面,小鹏汽车前瞻性地构建了一套适用全球化的架构,是全球唯二有能力不依赖高精度地图和激光雷达、用一套软件在各个车型上可实现“全球都好用”的车企。2024年4月,小鹏汽车已经在德国成功完成了高速NGP路测。2025年小鹏图灵AI智驾将在海外市场开启研发和测试。
2025年第一季度,小鹏汽车又开拓了数个关键市场,包括欧洲的代表性市场如英国、波兰,东南亚最大市场之一的印度尼西亚。毫无疑问,今年将是小鹏汽车国际化战略全面提速的一年,小鹏汽车计划实现海外市场销量翻倍以上的增长,同时在全球建立300多个销售和服务网点,相比2024年底增加一倍。对于中国汽车行业乃至全球汽车行业而言,科技创新将引领产业创新。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AI颠覆汽车行业的浪潮中,何小鹏表示:“在我的规划里,小鹏汽车有三条增长曲线,第一条是AI+汽车,第二条是从中国走向全球市场,第三是具身人形机器人以及与汽车产业更深度的融合。我有信心带领我的团队完成这三条增长曲线的跨越,将最好的AI智能科技产品带给全球消费者,创造更大的价值。”